邓州门户网鸭鸭 发表于 2020-5-8 00:27:30

邓州穰东镇九龙桥、白牛乡阜民桥、文渠乡得子桥、九龙乡普济桥龙头帝王御用石桥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将其第二十三子朱槿封为唐王,当年在南阳城内通育街南阳卫指挥使司建唐王府,有宫室800余间,府后用太湖异石筑假山一座,即今南阳市内所存王府山。明嘉靖四十二年,唐王朱槿后裔唐顺王朱宙永西去淅川香严寺拜佛,一路车马难行,便在沿途建筑石桥,其中在邓州境内建四座桥,即邓州穰东镇九龙桥、白牛乡阜民桥、文渠乡得子桥、九龙乡普济桥。据说每座桥上都有帝王才能用的龙头,是难得一见的、保存下来基本完整的帝王系列御用石桥。

▲普济桥



▲九龙桥


▲阜民桥桥梁一般都是以城市名、地名、河流名命名的较多,但是,有的桥则不然。如以人名来命名,是为了纪念这些伟人所作出的贡献。还有一些桥它们有着美丽的传说,饱含着深刻的寓意,邓州得子桥就是这样的一座古桥。得子桥,位于河南邓州城西十五里刁河北岸的得子河上。是四座唐王桥中规模最小,但名气最大的一座古石桥。

▲得子桥相传明朝唐顺王朱宙永西去香严寺,一路人马从南阳王府出发,行至于此,丁妃娘娘在此十方院拜佛求子,果真灵验,没多久就生下后来的唐端王朱硕璜(即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之祖父)。当地也另有传说,当时身怀六甲的王妃与唐王西行于此,因雨天路难行,在此寺院借宿,就是在此地生下了儿子,临盆时天空有祥龙乍现,随从人马皆惊奇。唐王遂即在此建桥一座,以示纪念,因名得子桥,并在桥头河岸植黄楝一株。从此这条无名小河也从此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字,称谓得子河。得子桥虽然不是那么雄伟壮观,但青石砌筑中,镶龙一条,头朝北、尾朝南,桥上石制栏杆,四角有四个石人,像四大护卫守护着桥上的龙种,显得无比庄严而神秘,寓意非凡。在大明王朝鼎盛时期,得子桥及所属的十方院也达到了全盛时代,一时间周边数省,方圆数百里的达官贵族,庶民百姓纷纷前来,烧香祈福, 瞻仰王者风范。然而,历史的天空总是充满着风云变幻,腐朽的大明王朝,最终没有逃脱历史更替的命运。在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强大力量的涤荡下,各地规模宏大的王府建筑在闯军的愤怒烈火中化为瓦砾。得子桥有幸在战火中完好无损保留下来,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是再也等不到明王朝王藩贵族浩浩荡荡的车队了。美妙的传说让得子桥充满了灵气,使之成为了当地不可多得人文景观。清初雍正皇帝的老师彭始抟的父亲彭而述,在《得子桥十方院》诗中云:"我闻此寺肇唐藩,朱邸金碧纷相错。忆昔南阳全盛时,平沙特地起楼阁"。可见,清初时的得子桥,一桥,一树,一寺院之景,依然相映成趣,依旧是南阳的一大风景名胜。桥头的黄楝树与得子桥默默地风雨相守几百年,就像一对儿不离不弃的神仙伴侣。当地人们都认为得子桥的古树上居住有神灵,能够让人心想事成,所以几百年来得子桥是这一带人们心目中具有灵气的圣地。据传在明清鼎盛时期,每年都有豫鄂两省众多的善男信女慕名来到得子桥,烧香叩拜,祈祷神灵,求子延续香火或祁子平安,长大成材,期盼美丽的传说降临。

▲四座唐王桥的分布小时候逢年去外婆家走串,得子桥是必经之路。记忆中的得子桥,河水潺潺,桥影倒立,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每次经过这里,记得哥哥姐姐们总是要到桥头河边的古树下手拉手环抱树干,丈量树干的直径。记得两个大人也不能环抱,古树树干粗大,树冠却不算大。此时的得子桥早已经没有了寺院,但这里依然是人们祈祷求子的不二选择,树的根部总能见到人们祈祷时烧香做拜的痕迹。过了一些年头,看到古树已经枯萎了,树干内已经干枯腐朽,树皮上又发新枝,也许是遭过火灾,又过了一些年,古树已经奄奄一息了,树皮仅剩三分之一,但依然能看到有新枝绿芽。“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古树与生命的无数次抗争,似乎是对桥不离不弃的承诺与告白。但,也终没抵挡住岁月的沧桑。后来就彻底不见了,在古树遗迹之上留下的是一堆堆香灰和一座小小的神龛。长空悠悠,岁月如流。多少年过去了, 得子桥上的石栏杆和四大护卫石人已经失落。如今新的渠首快速通道从它北面穿过,老的邓淅公路荒废了,荒草也开始侵占桥体。得子桥荒芜了。昔日辉煌的王蕃御用唐王桥,如今落得如此破败,荒落,恐怕是唐王们所想象不到的结局。得子桥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桥头的黄楝古树化为了殆尽,石桥、古树、寺院的景致正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明朝藩王分布图“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 ”。如今的得子桥,孤苦伶仃的矗立在得子河上,寂落的岁月里,回味着昔日的王者荣耀,孤苦的心,期待着未来能郁郁葱葱。汇总来源自网络,主体为陈国军《得子桥的孤独与失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州穰东镇九龙桥、白牛乡阜民桥、文渠乡得子桥、九龙乡普济桥龙头帝王御用石桥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