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鸭鸭 发表于 2020-4-20 00:31:24

邓州:邓北之巅——土谷山的传说

▲土谷山及周围小山分布图平原地区的人对山有不可描述的向往,仰望山顶的气势,登高望远的意境,都是平原人难得的体验。邓州市属南襄盆地,境域以平原、微丘为主,只在西南和北部边界隆起有几座小山。北部与内乡、镇平二县交界处的土谷山属于八百里伏牛山余脉中的一片山峦,海拔虽只有352米,但却是邓州北部的制高点,在周围平原的衬托下也别有一番气势,登其山顶可遥望三县市,向西可远眺内乡境的灵山和湍河。在土谷山周围还分布三座小山:土谷山东西两侧的先主山、鳌峰山与其间隔约1.5千米呈直线状分布,位于先主山和土谷山中间点正南约1.6千米处的较小山体名叫踢脚山,土谷山与周围的几座孤山合起来被总称为覆釜山,居中心位置的土谷山山体最大,俗称“吐雾山”,是覆釜山的主山或者叫主峰。

▲土谷山位于邓州与内乡、镇平的交界地带


▲土谷山上三县市的界碑美篇王大丫摄
唐代诗人王维在此留下了《饭覆釜山僧》,他写道:“晚知清净理,自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敞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磐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有空虚。”《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土釜山在(内乡)县东南二十里,与孤峰山相对,其形上锐下广,如覆釜之状。县志俗呼吐雾山,南属邓州,北属内乡。”明嘉靖《邓州志》载:“其山峰不甚耸起,如覆釜然。上有清禅寺,其右为五龙泉,水四时不竭。山左有先主山,上有先主庙。右为鏊峰山,峰左有济源泉,北为界山,有雅祖洞。”唐代诗人钱起先后两次到清禅寺,写下了《春晚寻覆釜山》和《登覆釜山遇真人》两首诗。现在的寺庙、泉、洞都无影无踪了。







▲土谷山上的景色美篇王大丫摄
据2019-04-03 《南阳日报》刊载,白振国、袁祖雨、徐向阳等学者重新梳理文献,吹沙见金,考证出了夏代会稽山的原始所在正是此覆釜山。并登上土谷山,寻找“禹穴”的线索,研判土谷山、鳌峰山、先主山、踢脚山的关联,进而推断出覆釜山可能是真正的大禹王陵,更是为土谷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山下湛蓝的小湖泊邓州摄影名家房保华摄


▲仰望土谷山顶邓州摄影名家房保华摄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典籍所著的覆釜山上古遗存尘封已久,已踪迹难觅。文人骚客在土谷山上留下的诗词佳句也多是记著在书志之上。有这样一个根据土谷山形状编撰的神话传说倒是在老百姓流传甚广,摘来与大家分享。

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神,照得人间没有白天和黑夜,晒得河流干涸、草木起火、大地生烟。太阳神们在无边无际的天空折腾的十分快活,可苦坏了天下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忍无可忍,就派遣正义之神——二郎神前去镇压:命令他消灭掉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照亮白天,以区分昼夜,滋生万物。

英武的二郎神很快就杀死了正在做恶的七个太阳神,有两个狡猾的太阳神见大难临头,就躲在了伏牛山尾——邓州市西北界的灵山,妄想蒙混过关,逃过一劫。其实二郎神早看得一清二楚,他以方天神戟为担,运动神力,挑起两坐大山,一路风尘,直奔灵山。



▲土谷山迎客松,远处应为先主山美篇王大丫摄二郎神担着两座大山,腾云驾雾,长途跋涉,行至坦荡辽阔的穰原平川之地。在挥汗之即,突然乌云压顶,天色阴沉,眼看就是一场暴风骤雨。原来是藏在灵山脚下的太阳神,见大难临头,就呼风唤雨,做垂死挣扎,妄想趁乱脱逃。二郎神神目如炬,哪容做恶多端的两个太阳神逃脱。说时迟那时快,他运动神力大发神威,方天画戟在他肩上运转如风,两座大山象长了眼睛一样,劈头盖脑朝着两个恶神砸去。

两个太阳神见势不好,拚死一搏,神力发处电闪雷鸣,狂风大雨,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二郎神怒张神目,看得真,压得准,但见面前的大山是自天而降,一下子就把一个太阳神压在了山下。一回头,看到压在身后山下的太阳神正要挣脱,就伸手压住山脚,把那太阳神压得严严实实。

这样一来前面的大山自天而降,与地面剧烈冲撞,巨震山裂,山首粉碎,青石变为碎块粉土,山体平卧大地,光秃、无峰,世人称之为土谷山、土兀山、吐雾山、覆釜山。身后的大山由于二郎神的奋力一压,落地时与大地相撞较轻,受震较微,山上青石未损,仍保持着“山”的形状,上光,下粗,形似光光的柱石。后人就称之为光柱山、仙柱山、先主山。二郎神搬了搬落地生根的两座大山,见稳丝不动,这才放下心来。

二郎神上天入地担山赶太阳,又与负隅顽抗的两个恶神一场恶战,也已是大汗淋漓,神力疲惫,一时间腹中空空肠鸣如鼓,就脱下战袍,伸手从行囊中取出十个馒头,想饱餐战饭、休息一下再回天庭。

谁知刚吃完第九个镘头,玉皇大帝催他回天庭的圣旨就到了。二郎神来不及穿上战袍,也来不及捡起剩下的那个馒头,抬腿升天,谁知雨后泥土粘重,二郎神脚上粘了块泥巴,他抬脚用力一踢,将粘在脚上的泥巴抛至覆釜山东南角,又往上一跃,瞬间消失在云霄之间,回天宫复命去了。二郎神遗落的战袍就形成了覆釜山西边的袄山,又叫鳌峰山。

二郎神踢至老远的那块泥巴就是踢脚山,又叫白云山。丢下的一个馒头就是如今紧靠踢脚山的方山、馒头山。


▲土谷山腰的小庙美篇王大丫摄


▲远处应为鳌峰山美篇王大丫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史积淀和神话传说为这座不甚高大的“邓北之颠”附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能是土谷山赋予的特殊气质,山脚下居住的人们勤勉向学,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去了不少文化名流、干部学者、行业精英。以至于邓州人在言谈之中经常会出现“罗庄出人才”的话语。但愿土谷山今后还能为山脚下的土地和邓州人带来更多更大的气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州:邓北之巅——土谷山的传说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