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探源访邓州
来源:《游遍天下》杂志 “邓”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写作“登”,作双手捧豆型。“豆”是古时一种高脚盘状陶器,“登”就是五谷成熟,双手捧着盛满食物的豆祭祀天地。后来又在登字旁边加“邑”字,“邑”是都城或城市,说明邓地不仅物产丰富,且适合建都立邑。繁体作“鄧”,后简化为邓。 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约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4%,在当今我国常见大姓中,邓姓居第34位。 据姓氏学家考证,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是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南阳邓氏祖谱源流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綦》及宋代陈彭年的《广韵》等史籍均记载,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于邓国,称邓侯。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邓国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武丁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1250年至1192年。自武丁时邓曼受封获氏,至今已有3200余年历史了。 邓姓源出邓国,那么,邓国的故地何在?南宋罗泌的《路史》记载了两个邓国,一为夏人所建,一为商人所建。夏之邓国,《路史》云:“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商灭夏后,夏人所建之邓国不知所终,至武丁时,又将其叔父曼封于此重建邓国,此邓国直至周僖王四年为楚所灭。因此,商周之邓国是在夏之邓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对此,古今文献多有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段玉裁注曰:“今河南南阳府邓州是其地”,清代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亦有类似记载:“邓国,今河南南阳府西南百二十里邓州是也。”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邓公墓”条亦云:“邓国故地在河南邓县”(邓州在1913年至1988年为邓县)。此外,陈明远、汪宗虎《中国姓氏辞典》,张海彤、金连昌《百家姓探源》,吴兴、郭长庚《邓姓史话》,黄节厚《百家姓探秘》,李乔《百家姓书库·邓》等书均明确指出,古邓国的故地在今河南省邓州市。 仲夏时节,我们一行人怀着寻根探秘的激动心情,踏上北上的列车,向中原腹地驶去。列车抵达京广线上的邓州站时。窗外正是华灯初上的黄昏时分,乍一看,邓州的城市建筑和内地别的中等城市并无多大分别,但不时传入耳鼓的一声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中原口音却提醒着我们,这里就是孕育了邓姓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首民歌的古邓国发源地了。 邓州市文化局的张超先生和该市邓姓研究会的几位工作人员早已在车站迎候,在前往宾馆的路上和后来在宾馆里,他们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了与古邓国有关的一些传说和考古发现。早在上古时期,邓州一带就有一个以登(邓)命名的部落,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随黄帝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传说中夸父逐日弃其仗所化的邓林就在邓州,邓州市的林扒镇古代即称邓林镇。邓州在大舜时称邓墟,帝舜曾在这里隐居,他漫游历山时结识的七个朋友——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 、秦不虚、灵甫曾到邓墟和舜相聚,今邓州赵集镇朱岗王一带,民国时期还叫舜友乡,村西有一个大土丘,高4丈,方圆三四华里,人称“七友墟”。夏朝初年,大禹把邓州作为都城,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中明确记载“邓为禹都”。后来夏都迁到了河南省登封县告城镇的王城岗。到禹的曾孙仲康时,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了这里,以邓为国名,殷高宗武丁封其季父曼于邓时,亦因袭前名称邓国,并因国得氏为邓。 邓曼所建之邓国至六世昆公在位时,见商王无道,弃商归周,受周公分封并成为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异姓侯国。强盛时期,邓国的疆域北起伏牛山以南的内乡、镇平一带,南至汉水,西至丹江,东北至申国、吕国(今河南南阳),东至古曾国的北境(今河南新野),东南至今湖北枣阳。但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促成了邓国的速亡。一是邓巴之战。公元前703年,位于今鄂西一带的巴国想和邓国修好,因巴国是楚国的附庸国,所以事先派特使去楚国请示,楚王同意巴国的意见,并派大夫道带领巴国使者访问邓国,但道走到邓国南疆的you人的袭击。因you是邓国的附庸国,所以楚派人责备邓国,邓国不知原委,不肯认错。于是楚攻打you。邓大夫养甥、聃生率军救援,追击时中了埋伏,大败,you被楚所灭。 第二件事是假道伐申。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借道邓国攻打申国(今南阳市北边),邓祈侯设宴款待,邓国的三个外甥—— 甥、养甥、聃甥鉴于楚国对外扩张的野心,劝谏邓祈侯不要借道,趁机把楚文王杀了,以除后患。但邓祈侯没有听从三甥的劝告,答应了文王借道的要求。不出三甥所料,楚文王灭申后接着攻邓,公元前678年再次攻邓,灭掉了邓国。邓曼所建之邓国,历晃、徽、庆、桓、昆、史、晖、浩、杞、熹、怡、沛、璧、淳、衡、略、宣(吾离)、尚、粹至邓祈侯明渊,共22代,500余年。后世所说之邓国多指邓曼所建之邓国,邓姓人在编排世系时,也多以邓曼为血缘受姓始祖。 听了主人的介绍,我们对古邓国的历史文化和邓姓的由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次日一早,在邓州市邓姓研究会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市区东南3公里处的八里王村,拜谒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的陵寝。 吾离名宣,字吾离,是继一世曼公之后的十九世邓侯。在位时正值春秋末期,列国纷争,邓国虽是侯国,面积却不很大,又处在中原南进、荆楚北图的孔道上,是南北相争之地。为保一方平安,谋求邓国发展,吾离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公元前705年,他偕同谷国(今湖北谷城)伯赢绥一起聘问鲁国,修邻好,学周礼(事见《春秋·桓公七年》《左传·桓公七年》),次年,他又参加了楚武王在沈鹿(今湖北钟祥东)召集的沈鹿会盟。由于他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屹立于列国之林,被称为中兴之君。吾离约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薨后葬于国都南郊,历经2700余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吾离陵是现存唯一的邓国国君的陵墓,人称“天下邓氏第一陵”。 吾离陵显然刚修葺一新,四周松柏翳翳,芳草青青,陵前石碑题刻着“邓国侯吾离陵”六个古隶大字。主人告诉我们,吾离陵原来方圆六丈余,周围有一个小麦场那么大,大小陵墓共五个,周围还有石牌坊、石马、石人等附属建筑,无不高大雄壮,形象逼真,但由于战火和“文革”破坏,所有文物均被捣毁一空。为了加强对吾离陵的保护工作,2002年,邓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吾离陵,建吾离陵园,陵园占地百余亩,现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去年一期工程竣工后召开了竣工典礼和邓氏宗亲联谊会,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邓念慈及全体理、监事赠锦旗一面,上书“福荫胄裔”,盛赞吾离功德,并冀邓姓盛亢荣庆。近几年来,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广东等地的邓氏宗亲先后组团回邓地寻根,拜祭吾离。吾离陵已成为邓州与海内外邓氏宗亲加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谒毕吾离陵,我们驱车来到陵北15公里处的夏集乡邓营村。这是邓姓后裔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自然村,有300多名邓姓人。79岁的邓云老人告诉我们,原先村里有一个很大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邓姓先人的牌位和石碑,墙上还画着邓吾离等邓姓名人的图像。现在祠堂没有了,祖先留下来的古迹也很少见到了,但他知道,他是邓姓的子孙,祖辈传下来的血脉和根系并未断绝。 事实上,何止“没有断绝”,经历了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直到今天,遍布海内外的邓姓人仍然以“南阳”为堂号,称自己是"南阳邓氏"。改革开放以来,远在美国、泰国、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的海内外邓氏宗亲会等先后多次组团和派人回邓州寻根,祭拜先祖,与"老家"人民共同交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经验。1992年秋,一对旅居美国、年过不惑的邓姓兄妹远涉重洋来到邓州,参观了邓州博物馆,访问了邓营。1996年10月,香港屏山的邓氏宗亲会一行10余人回邓州寻根,他们来到夏集乡邓营,捐款40余万元,为村里建起了一座高标准的小学校。如今,这所学校已成为远近村庄最漂亮的建筑。村民们在学校教学楼前立碑,铭记了海内外邓姓人寻根助教的一片赤诚之心。广东东莞的邓姓人也很念念不忘与"老家"邓州人的联系,1998年,他们特聘邓州市文化局一位考古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前往东莞,专门从事邓氏文化研究,如今,这一研究已成为联系东莞、邓州两地社会、经济交流的纽带。 在主人邀请下,下午,我们又参观了邓州市文物馆。在那里,我们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作为邓字构件的“豆”所依据的陶豆。讲解员告诉我们,“豆”在邓州市的考古发掘和生产建设中时有发现,2002年为吾离陵植树时,在一个村穴内就挖出了3个陶豆。它是邓州自古以来就称“邓”的最形象的证明。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还了解到,邓州在夏、商、周三代为国,秦时置邓二县,隋文帝开皇三年置邓州,1913年改为邓县,1988年复称邓州。一个邓字,从远古一直用到今天,可谓源远流长、福泽绵绵。邓州文化遗存丰富,除吾离陵外,邓州市内还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100余处。城区东郊的八里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距今6800年至4000年的先民聚落遗址,1994年因该遗址发现国内所知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长排连间套房房基,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区西南30公里处的杏山楚长城是邓州古老文明的又一见证。城区内的花洲书院和福胜寺塔均建于宋代,花洲书院是范仲淹知邓时所建,他于此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先忧后乐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福胜寺塔因1988年在塔地宫内出土金棺、银椁、佛牙、佛骨、舍利等28件珍贵文物而蜚声海内外。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以上景点和古迹遗存我们均不能一一造访。但是,短暂的探访,古老而年轻的邓州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别前听主人说,现在的邓州市已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全国先进文化市,对外开放特别试点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河南省优先发展的中等城市,并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正全力向中等城市的行列迈进。听罢,再联想到古邓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突然感到十分欣慰,想来,了解到古邓国的发祥地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创造新的辉煌,海内外的邓姓人当与我们同感。
页:
[1]